石榴文学网

石榴文学网>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mobi > 第29章(第1页)

第29章(第1页)

清乾隆开放通商,推行的&ldo;行商制度&rdo;则是特许制在外贸领域的延伸。当外商被严格管制并&ldo;圈养&rdo;起来之后,政府便以发放牌照的方式,允许获得资质的中国商人与之进行交易,史称&ldo;十三行商人&rdo;。根据当时的保商制度,外船入境后必须有一位十三行商人予以担保,凡入口税均须经行商之手,行商承担的责任还包括:商品价格的制定、为外商代缴关税、负责管束外商行为等。如果外商在华期间有任何违法行为,海关将对行商实施追究。这种独特的保商制度让十三行商人成为政府与外国商人之间的一个媒介,其职责加大,与政府和外商的关系进一步紧密,而权力和获利能力也随之迅速膨胀。

晋商、徽商和十三行商人,因特许授权而获得垄断性利润。明人认为徽商最富,晋商和陕商次之‐‐&ldo;以新安最,关西、山右次之&rdo;。清人章嗣衡、徐珂曾统计,晋商的资产总数约在5000万~6000万两白银之间,接近于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之和。136当代山西籍学者梁小民则认为,晋商的资产总量应在1亿两白银左右。137清末,十三行商人独享外贸之利,财富暴涨号称&ldo;天子南库&rdo;,大有超越晋商、徽商之势。道光年间的伍秉鉴拥有资产约2600万银元,在西方人的眼中,就是当时世界上的首富,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华尔街日报》曾评选出1000年以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个人,伍秉鉴是6个入选的中国人里唯一的商人。

三大商帮尽管都富可敌国,可都是被豢养大的寄生虫,他们的财富增加与市场的充分竞争无关,与产业开拓无关,与技术革新无关,因而与进步无关。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充满困惑地写道:&ldo;一个西方人对于全部中国历史所要问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是,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rdo;他得出的研究结论是:&ldo;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rdo;138明清商人便生动地诠释了这一论断。一个国家的资产阶层是否独立且重要,并不取决于其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其获得财富的方式。

明清商人的钱赚得越来越多,可是他们的安全感却越来越少,他们始终没有培育出一种&ldo;商人精神&rdo;,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从知识精英到他们自己,都不认同商人是一个独立的阶层,他们从来没有形成自己的阶层意识,这是最具悲剧性的一点,如费正清所言,&ldo;中国商人最大的成功是,他们的子孙不再是商人&rdo;。商人发达之后,便将主要精力倾注于几件大事:一是构筑错综复杂的官商网络,二是培育同族子弟攻考科举,三是重建宗族世家,所谓&ldo;以商致富,以宦贵之&rdo;。明代学者王士性总结道:&ldo;缙绅家非奕叶科第,富贵难于长守。&rdo;也就是说,当一个商人完成财富的原始积累之后,或投靠结交权贵,或投资于本族子弟,促使他们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体制内的权势者,唯有如此才能&ldo;保卫&rdo;既得的荣华富贵。

被枪炮打破的&ldo;超稳定结构&rdo;

自明入清,治国者由满替汉,老百姓留起了辫子,可是治理逻辑则一以贯之,政治上愈来愈趋专制保守,经济上愈来愈趋官商专营,对外&ldo;铁桶阵&rdo;,对内散沙化,社会进步全然丧失动力。金观涛和刘青峰发明了两个词汇形容这一时期的中国‐‐&ldo;超稳定结构&rdo;与&ldo;高水平停滞&rdo;,他们分别绘制了中国与西方的&ldo;科学技术水平累加增长曲线&rdo;,从这两张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到了15世纪之后,中国的增长曲线呈现长波段的水平停滞状态,而西方则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他们因此得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无论对于中国还是西方来说,科学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都存在着适应性。也就是说,制度大于技术,中国的经济和科技落后首先体现在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不思进取。139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累加增长曲线

西方科学技术水平累加增长曲线

大清帝国前后延续了268年,其中,从1661年到1799年,凡138年,被称为&ldo;康乾盛世&rdo;。盛世的标志有三:一是人口的迅猛增长,由建国时约1亿增长到3亿;二是中央财政日渐丰腴,康熙去世时,国库盈余有800万两白银,雍正留下了2400万两,乾隆留下了7000万两;三是百年太平使得民间生活安逸,商人阶层由俭入奢,工商繁荣。在国史上,若以时间计算,&ldo;康乾盛世&rdo;仅次于&ldo;贞观‐开元盛世&rdo;。

然而在社会进步的意义上,&ldo;康乾盛世&rdo;其实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周期性复苏,中国社会仍然在超稳定的状态下平铺式地演进,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上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突破。如果站在人类发展史的角度上,我们更会发现,这所谓的&ldo;盛世&rdo;实在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在西方史上,17世纪是一个智力大爆发的时代,欧洲的思想家们在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社会学、哲学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并集体奠定了现代科学殿堂的基石。有人统计了全球最重要的369个科技成就,竟然有38出现在欧洲宗教革命之初(1553年)到法国大革命初期(1789年)这段时间,比重之大,令人吃惊。正是在科技力的驱动下,欧美列国相继实现了对中国的超越,从1700年到1820年,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2,欧洲为14,全世界的平均增长率为6,而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直是零增长。到19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为全球第一,可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全部来自于人口倍增的效应。140

观察这一时期的中西历史,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的结论:

其一,在工业革命中,一个国家的财富水平和财富总量,与其工业化的时机、速度以及成功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既有的经济总量绝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与之相比,技术革新构成了工业化进程的核心,然而在明清时期的中国,总体上缺少推动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激励机制。

其二,工业革命和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是以一种非常突然的方式&ldo;空降&rdo;到东亚地区的,它在社会和经济制度上都与原有的&ldo;基因&rdo;格格不入,作为被接受方,中国乃至东亚各国在心理、制度上所遭到的打击都是巨大而惨烈的,甚至是毁灭性的。

这一超稳定状态在19世纪初被打破,其原因仍然是外患和内忧。

先是因鸦片的非法输入,帝国在1826年第一次出现了贸易逆差‐‐这一事实可以被看成中国经济被西方超越的标志性事件,白银大量外流,决策层试图通过禁烟的方式遏制外贸和货币状况的恶化,激烈、信息不对称的贸易摩擦导致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关于这场战争,中西史界有不同的判断,中国学者大多将这场战争看成是彻头彻尾的侵略战争,是导致中国衰落的罪魁祸首。而西方学者则倾向于将战争看成是中国衰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正是这场战争让中国&ldo;摆脱&rdo;了闭关锁国的状态。卡尔?马克思在给《纽约每日论坛报》写的一篇文章中便认为:&ldo;在英国的武力面前,清王朝的权威倒下,成为碎片;天朝永恒的迷信破碎了;与文明世界隔绝的野蛮和密封被侵犯了,而开放则达成了。&rdo;进入当代之后,即便是一些非常同情中国的学者,也从经济史的角度提出了这场战争的&ldo;不可避免性&rdo;。141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殊玉  论习惯对颜值的影响  花开同赏  王妃是个交换生  九重春色  男友又又又死了  [综名著]神明为她加冕  快穿之推倒神  [微微一笑很倾城同人]二喜之喜  爷在江湖飘  阿瞒出道  半面江湖  大天师  美女总裁的神级兵王  绝梦谣  与鬼为妻  裂舌  [红楼]世界改造计划  天依大唐  天剑御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