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是大众姓氏研究会。这种纪念品不错,总比用彩色笔写上鬼佬的中文名字好得多,印刷也不俗气。
&ot;蔡字,翻字典,是大龟的意思。&ot;我说,&ot;我是一只大乌龟。&ot;
&ot;乌龟好呀,长寿嘛。&ot;丁先生说。给丁先生这么一说,老怀欢慰。
&ot;快看,里面说些什么?&ot;丁先生像小孩子一样心急。
打开密封着的信,先用阿拉伯数字写了四十四,再一个大字的蔡,说源于叔度封国的姓,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已有。啊,真古老,真像一只龟那么老。
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封功臣昆弟,将弟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建立蔡国。
至到秦朝,蔡氏在安徽境内繁衍。齐国有朋夫蔡朝,楚国有大夫蔡洧,晋国有太史蔡墨。这说明姓蔡的已分布到北京、陕西、山东和湖南湖北。说威水史,发明纸的有蔡伦,东汉有文学家蔡邕,他女儿甚美,叫蔡文姬。北宋有书法家蔡襄,至近代有蔡元培和蔡锷、蔡楚生等人,到当代的香港,没有一个威过姓蔡的老祖宗,真是窝囊。为什么开始时写了四十四?原来在中国姓氏史被排在四十四位也,姓蔡的还是输入一截。
晚上,丁雄泉先生带我到&ot;张生记&ot;吃杭州菜,当今杭州菜在上海最流行。
大厦中一共有两层楼,地方很大,挤满了客人。
&ot;张生记&ot;从一家六百呎的小店做起,短短十年,已发展为一王国,一共有五家店。在上海发迹,回到杭州盖一幢大楼,装修得美奂美轮。我们吃的这一家在上海肇嘉滨路。
最著名的是&ot;老鸭煲&ot;,非试不可。上桌一看,一大锅东西之中,熬着一只老鸭和天目笋干。原来是用煤炉炖四个多钟,但现在客人那么多,怎会烧煤?本来用的金华火腿也以咸肉代替了。
最奇特的是加了粽叶进去熬,叶子当然不能吃,取其味罢了,上桌时捞起。
好喝吗?一整只鸭熬出来,加上笋厂鲜味,怎会不好喝呢?
张生记
依照丁先生习惯,一叫一定是一整桌的菜。东坡肉少不了,用小型的紫砂坛子盛着一方块的肉,酱汁很浓很黑,肉也呈深色。进口,嫌太甜。我吃过更好的东坡肉。
臭豆腐是黑的,配上火腿片。白色的豆腐之中还可以看到发绿的霉菌。但是还不够臭。我幻想下次自己做这道菜,加上羊乳芝士,臭到要浸在水中那种,一定劲道十足,菜名就叫&ot;臭味相投。好了。
司机小王介绍我们吃苋菜。它是一种大小如荷叶茎的东西,切段后淹渍,再铺在腐皮一蒸的材料,浙江人当它是宝,我试了又试,皮硬如蔗,只吸中间的汁,一味是咸,不臭也不香。想必是腌得不好,不然沪人不会那么推崇。下次再找一问店叫这道菜,看看吃不吃出道理来。总括一句,没有香港&ot;天香楼&ot;那么好,试过天香楼的馄饨鸭子,老鸭煲走开一边。
重访张生记
丁雄泉先生的习惯,是吃开了一家食肆,就可以连续去几趟。&ot;不嫌单调吗?&ot;我问。
&ot;餐厅像朋友,来惯了有信心。试没去过的有点新鲜感,但是失望了怎么办?&ot;他轻描淡写地回答。
也有他的道理,我们又去了&ot;张生记&ot;吃晚饭。丁先生说:&ot;试试他们的盐侷鸡,听说很好,上次来卖完了。&ot;
盐炯鸡?从来没听过沪菜、杭菜有这一道。上桌一看,是把鸡肉拆骨,吃进口,甚咸,但肉又软又香,已不必再点酱料,特别的是把鸡皮切成长方形,只选最薄部分,铺在肉上。盐炯后,这层皮最好吃。
想不到这道广东菜竟然给上海人改良得出神入化。香港的粤菜师傅应该引进这些杭州菜,看看是否可以做得比他们更好。
叫了一客毛豆下酒。毛豆就是黄豆,许多人还搞不清楚。这道菜上海人很喜欢,日本人在夏天也大吃毛豆。连壳,煮熟丫点些盐下啤酒。张生记的毛豆用一个小小的紫砂坛子上,浸着盐水和黄酒,扮相漂亮,酒味十足,价钱可以卖得更高。
蒸桂鱼是留着鱼头,起骨,把鱼身片片,片得还是相连,刀章十分厉害。淋上酱油,蒸法和香港人一样上乘。这种鱼在香港卖得价钱很贱,我们嫌味淡不太吃它,但是依足他们的做法,效果也不差,只是上桌时把鱼头翘起,塞丫一颗红樱桃在嘴里当装饰,看起来,可以套一句上海话:&ot;恶形恶相&ot;。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医生的一天 情逢对手 和月亮说话 吻青梅 金手指是中二词 枕边春/明月咬春 扮鬼脸 一夜倾城 宝贵 [综漫]室长的剑今天也不想回家 活人禁地/午夜惊魂 维多利亚 谢相 破坏者们 穿成男主的反派叔叔 妖仙流零 花间提壶方大厨/方大厨 斯托维尔开膛手 成精的妖怪不许报案! 士为知己